未拿到双证或延期毕业
考生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学籍有问题
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不得列入拟录取名单公示或上报。
不符合报考条件
招生单位在确定拟录取名单前,会全面开展录取检查,对报考资格、录取条件、录取程序等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
违反诚信考试原则
诚信考试包括所有报名资料真实、准确、完整、合法,以及全程遵守考场规则。任何不诚信行为都可能导致录取资格被取消。
体检、政审不过关
考生必须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标准。存在严重传染病或色盲等问题可能会影响录取资格。政审通常包括政治审核和思想道德审查。
学历或学位不符合要求
某些研究生项目对考生的学历背景有明确要求,如必须拥有本科学位或特定专业的学士学位。如果考生提供的学历或学位证书不符合招生要求,即使考试成绩优异,也可能无法被录取。
材料造假
如果在报名或复试过程中提供的材料存在虚假信息,如伪造学历、成绩单、科研成果等,一旦被查实,将严重影响录取结果,甚至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学术不端行为
在本科阶段或研究生复试中如果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如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等,这些行为一旦被招生单位发现,将严重影响考生的录取机会。
未按时提交相关材料
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所有必要的申请材料。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未能按时提交,或者提交的材料不完整,可能会导致录取资格被取消。
调剂限制
如果考生希望调剂到其他学校或专业,但未能满足调剂学校或专业的具体要求(如专业背景、成绩要求等),也可能导致无法被录取。
政策性落选
部分上线考生因招生计划限制而未被录取。
填报志愿失误
所填报学校的投档线太高,成绩未达投档线;或者专业志愿填报失误,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又不服从专业调剂。
身体原因落选
填报了因身体条件不能录取的专业志愿。
相关科目成绩低
高考成绩达到了学校的投档线,但某一门单科成绩太低,或者与填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没有达到学校要求。
这些情况涵盖了从报名、考试、录取到后续审查等各个环节,考生需要仔细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自己的录取资格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