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民事 >
  • 民事行为是什么意思

    民事行为是指 民事主体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而实施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来产生、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以及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合法的民事行为称为“民事法律行为”,而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所必需的条件的民事行为

    2025-01-09 13:37:15
  • 什么是限制行为能力

    限制行为能力是指 自然人行为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只有部分行为能力或不完全行为能力。具体来说,限制行为能力人包括以下几类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的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以独立进行与其辨识能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但对于其他民事活动则需要由

    2025-01-10 08:36:46
  • 民事起诉要准备什么材料

    民事起诉需要准备以下材料:民事起诉状包含标题、诉讼主体、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落款等五部分。份数要求:比被告人数多一份。身份证明原告是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原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并加盖公章。被告资料包括被告的姓名、住址等

    2025-01-10 17:04:16
  • 省高院审理哪些案子

    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类型包括:第一审民事和商事案件争议标的金额在人民币2亿元以上的涉外和涉港、澳、台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民事和商事案件。第一审刑事案件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涉未成年人文身、高额彩礼、农民工讨薪、继承权纠纷等民生痛点难点案件。第二审民事

    2025-01-13 07:46:1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