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下简称《意见》)。
4月9日,国务院食安办会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意见》进行解读。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管司副司长 方晓华
《意见》提到,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强化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出证查验,加快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协作和执法合作机制。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管司副司长方晓华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产管并举、严优并重,牢牢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据介绍,这次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对完善食用农产品协同监管做出专章部署,强调要加强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全链条监管,更高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更放心、更健康。
方晓华表示,农业农村部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试行产地准出分类监管制度。农业农村部已印发通知,对部分抽检合格率偏低的品种,根据生产方式、质量控制能力划分质量安全风险等级,对采用安全绿色优质种植养殖方式、能够保障质量安全的,适当降低巡查检查频次,抽检合格后上市;对生产方式存在较高质量安全风险的,加强过程管控,采收出塘前严格把关,每一批都要速测,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协同联动,在入市环节实行差异化准入。
二是用好承诺达标合格证。承诺达标合格证是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的一项新制度,是压实生产者主体责任的有效手段。这两年,农业农村与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推动这项制度实施,目前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能做到常态化开具,农户开具的比例也在加大,不少地方还积极探索电子承诺达标合格证,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也在逐步建立健全查验制度。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用好这项制度,指导生产经营主体规范开具、收取、保存,通过提供便捷式打印、上门速测等服务,鼓励引导小农户开具,提高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使用的覆盖面;同时,与市场监管部门一道推动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严格查验把关,有证的快速入市,无证的进行检测,合格才能进入市场销售。
三是“下狠手”整治抽检合格率偏低品种。针对这些品种的种植养殖特点、药物残留风险隐患等制定“一品一策”攻坚治理方案,突出严打严管、重典治乱,从严查办违法使用禁用药物行为,严格管控常规药物残留超标,情形严重的移送司法部门,推动落实行政拘留、行刑衔接等措施,确保整治工作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刘亚洲 北京报道
编辑 郭庄 责编 高升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