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盛锐 通讯员 李梦一
最低五折享实惠,花样百变“卷”套餐,送餐还能飞上天……这两年,杭州的社区食堂频频冲上热搜,并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的拥趸。
4月17日,杭州市召开老年助餐新政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提到,杭州老年助餐新政——《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城市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农村地区老年助餐服务融合性发展的实施意见》(下均简称《实施意见》)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政新在哪?杭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颖提到,这是杭州首次针对城市和农村老年人不同的需求,分别出台了专门的政策。

杭州民政供图
80%迭代升级社区食堂
可持续发展,市场化、多元化是关键
经常前往社区食堂用餐的市民可以注意到,近年来杭州越来越多的社区老年食堂,转型升级为社区食堂。
《实施意见》中提出,城市社区老年食堂原则上实行市场化运营,因地制宜探索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市场化运营路径,鼓励优质的社会餐饮企业参与进来,提供价格优惠、品种多样的助餐服务;鼓励片区式、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运营,降低成本,提升经营效率;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助餐服务,以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综合打包的形式,探索整体经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运作机制。

长庆街道供图
“第一次走进食堂,是‘骗进来’的,以为是家咖啡店。”拱墅区长庆街道王马大运河社区食堂在升级过程中特意打造了茶咖区。
从外面看,外展的窗棂,配上一杯茶或者咖啡,别有一番网红咖啡店的味道。“很多年轻人都是被咖啡吸引来的,后来发现也能吃饭,渐渐成了常客。现在超三成的客户都是年轻人。”社区食堂运营方负责人说。
对于王马社区的老居民们来说,这个食堂更有着一份亲切,因为运营方是社区里一家开了30多年的老底子餐馆。
而在西湖区留下街道小和山未来社区食堂,针对附近高校学生群体偏多,乘势推出夜宵模式——哈密瓜、龙眼等水果与肉巧妙穿插的烤串,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我们的目标是服务全年龄段人群。”社区食堂负责人表示,调研周边居民消费水平后,定价也十分亲民——单人套餐18元,双人套餐38元。

小和山社区食堂 受访者供图
杭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颖介绍,城市社区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在保障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的基础上,面向市民公众开放,开展多时段经营,提供“全龄友好、普惠优享”的便民助餐服务,“我们鼓励拓展休闲、烘焙、微型超市等功能,丰富经营业态,推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800余家城市社区老年食堂中,已有80%转型升级为社区食堂,整体运营情况良好。
《实施意见》中还提到,根据老年人的数量、吃饭需求、距离远近和安全问题等,进一步优化老年食堂的位置;丰富服务供给模式,通过开设中心食堂、区域食堂或助餐点等途径,为老年人就近用餐提供方便。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物流网络、志愿者服务等形式,提升配送服务能力。

杭州民政供图
热乎乎的饭菜飞上天
融合发展,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
随着“唰唰唰”的螺旋桨声,一架无人机稳稳降落在桐庐县横村镇凤联村宋家自然村老年活动中心前的空地上。
而在无人机下方的盒子里,装的是村里22位老人热气腾腾的中饭。
“两素一荤,3块钱,山下老年食堂看看3公里,走走山路要1个小时,现在热菜几分钟送来。”横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省首个山区无人机助老送餐项目,将为凤联村5个自然村的168名山区老人提供餐食配送服务。
《实施建议》提出,要把农村老年食堂建设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灵活多样扩大服务供给;根据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分散的特点,积极发展“移动式”送餐服务。

桐庐民政供图
近年来,杭州注重发挥“银龄行动”、慈善助力、邻里守望等载体的作用,鼓励多方主体共同参与、融合发展,探索农村老年助餐新路径,积极构建县域统筹、布局合理、共建共享、乡情浓厚的农村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地区共建有老年食堂1500多家。
不仅如此,《实施建议》还提出,鼓励老年食堂与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共富工坊等集成建设,由单一的“吃饭”向多功能、综合性服务转变,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文化娱乐、护理康复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杭州民政供图
“2021年杭州市启动未来乡村建设,将老年食堂和提供配餐服务要求纳入建设指南和创建评价指标体系。”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文波介绍,截至目前杭州已完成145个市级未来乡村的建设,其中97个通过省级评价认定,打造了一批区域性乡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有力推动农村老年助餐服务不断提质扩面,“我们还将充分依托各地的资源禀赋,培育民宿(农家乐)、旅游、康养、文创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将乡村老年食堂也迭代升级成游客驿站,进一步激发运营活力。”
发布会上还提到,为保障老年助餐服务质量,还将实行老年食堂食品安全准入管理,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老年食堂的综合监管,进行动态星级评定。老年食堂的设施和环境也要适合老人使用,不断优化用餐环境。
据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2300余家,村社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幸福“食”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