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谣言属于什么行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2:56:40    

谣言传播行为一般属于 违法行为,可能触犯的罪名包括诽谤罪、寻衅滋事罪、商品声誉罪、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罪、以及战时造谣惑众罪等。

具体的法律后果如下:

一般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

如果谣言传播行为构成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刑事犯罪,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特定情况:

包括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或者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将依照相应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综上所述,传播谣言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可能受到行政处罚,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建议遵守法律法规,不信谣、不传谣,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相关文章

  • “雪豹瘫痪”“漂流小孩哥大闹幼儿园”都是谣言!10起典型案例公布

    近期,个别网民假借社会热点事件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或自编自导自演、无中生有炮制虚假案事件,以此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相关行为扰乱网络空间秩序,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不仅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始终保持对网络谣言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遏制网

    2025-04-18 08:53:00
  • 违法发放贷款4.03亿元 孙建勇一审获刑十五年

    新京报讯 据山东高法官微消息,2025年4月15日,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原资深专家孙建勇受贿、违法发放贷款一案一审公开宣判,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孙建勇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三百四十万元;以违法发放贷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十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

    2025-04-15 21:42:00
  • Apple智能“个性化”Siri至今未上,消费者称苹果“虚假宣传”

    IT之家 4 月 11 日消息,苹果在 WWDC2024 中公布了 Apple 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加持的“个性化”Siri,此后进行了一系列宣传营销,但实际上这一“个性化”Siri 至今还无法使用。就此,有不少海外消费者指控苹果公司涉及“虚假宣传”。据悉,本周有两名消费者在

    2025-04-11 06:56:00
  • 利用健身房作掩护组织卖淫,非法牟利23万,法院判处4人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近日,十二师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一则案情。2020年至2021年,被告人张某在某健身房原办公区域内设立卖淫场所,招募多名女性卖淫并招揽嫖客,非法获利23万元。其安排刘某管理场所、收取嫖资及安排卖淫人员,李某负责提供微信收款二维码用于收取嫖资,并将嫖资提现后交给张某,刘、李二人日均获酬300元;周某则提供

    2025-04-06 00:00:00
  • 警示!“移花接木”编谣言,拘留五天!

    3月29日,一网民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一则视频,画面中拼接活动舞台背景,并配以“有两人被埋,救出一人……”等音频。惊人的配音言论,大型活动现场人员较多,很快便吸引了大量网友点击观看。不过也有机智的网友发现了端倪,纷纷@公安官方账号,举报该视频造谣,甚至有网友直接给“喜提拘留5天”的评论。▲该谣言视频的

    2025-04-05 09:46: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