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高利贷有哪些陷阱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3 02:46:09    

高利贷存在多种陷阱,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段:

虚增债务

出借人会在借款时以各种名义(如“保证金”、“行规手续费”等)预先扣除部分款项,但在写借条等借款凭证时,仍按照全额借款金额来写。例如,借10万元,预先扣2万作为“保证金”,但借条写借10万,实际到手8万,却要按10万本金和高额利息还款。

利滚利(复利计算)

高利贷常将前期产生的利息计入后期本金,使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例如,借款1万元,月利率10%,第一个月利息是1000元。第二个月就按1.1万元为本金计算利息,债务增长速度很快。

制造虚假银行流水

借贷双方在签订借款合同后,出借人会把合同约定的金额转账给借款人,然后要求借款人取出现金或者转账到指定账户,制造已经全额收到借款的假象。一旦产生纠纷,借款人很难证明自己实际收到的金额低于合同金额。

转单平账

当借款人无法偿还高额债务时,放贷人会介绍其他的放贷机构或者个人,让借款人从新的放贷人处借款来偿还旧债,形成新的更高额债务。例如,A借了一笔高利贷还不上,被介绍给B重新借款,而B的借款条件更苛刻,债务由此不断累积。

隐藏额外费用

高利贷平台会在合同中隐藏高额的“手续费”、“管理费”等额外费用,让借款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负上更重的债务。有些平台会采用“砍头息”的方式,即在放款时就扣除一部分利息,导致借款人实际得到的金额远少于合同约定的金额。

高门槛诱惑

高利贷平台通常会以“无需审核、快速放款”为宣传点,吸引急需资金的借款人。表面看似门槛低、手续简单,实则隐藏着较高的利息和费用。很多借款人因为急需资金而减少了对合同条款的审慎阅读,结果往往导致后续的高额还款。

模糊条款

高利贷的合同条款常常不够透明,许多消费者在签署合同时对利率、费用等细节不够了解。贷款平台可能会在合同中添加各种附加费用,如服务费、管理费等,让借款人在还款时发现,实际支付的金额比最初的借款要高出不少。

套路回返

在借款期限结束时,如果借款人无法按时还款,贷款公司往往会采用高额罚息的方式来加重负担。许多借款人在还不起钱的情况下,会选择再借,再借的金额甚至会比之前更多,从而陷入深重的债务循环。

极端的借贷条件

不法网贷平台利用借款人急需资金的心理,设置不合理的借款条件和还款期限,从中牟取暴利。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秩序。

信息不对称

网络借贷平台的透明度参差不齐,部分平台故意模糊费用明细,使得借款人在借款前难以全面了解真实成本,增加了借贷风险。

这些陷阱不仅会导致借款人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还可能引发个人信息泄露、暴力催收等严重后果。因此,建议借款人在借贷时要谨慎选择平台,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避免陷入高利贷的圈套。

相关文章

  • 一季度地方债券发行超2.8万亿元

    开年以来,地方债券发行明显提速。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各地发行地方债券规模合计达28420.99亿元,同比增长80.58%。截至4月7日,今年以来地方债券发行规模已达到28486.19亿元。向前回溯,2024年一季度,各地合计发行地方债券15738.61亿元;2023年一季度,各地合计发

    2025-04-09 09:24:00
  • 面包知名品牌克莉丝汀破产清算!巅峰期超1000家门店

    说到30年前的网红面包克莉丝汀可以算是一个创立于1993年的克莉丝汀巅峰时期曾拥有超1000家门店目前,其门店已经全部歇业近日一则新消息再次引发关注因无法偿还债务克莉丝汀进入破产清算过程现面向社会征集财产线索4月3日,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发文称,因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

    2025-04-06 16:00:00
  • 消费贷如何更好惠民生促消费(经济聚焦)

    本报记者 屈信明核心阅读近年来,消费金融服务对提振消费意愿、扩大消费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加大,保障贷款质量重要性更加凸显,可在优化产品设计、提供便捷服务等方面发力,更好满足长期、大额消费需求。前不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强化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

    2025-04-03 08:24:00
  • 曾陷“拍蒜刀断”争议,张小泉集团及法人等被执行31.3亿,负责人回应

    4月2日,张小泉集团及法人等被执行31.3亿的话题登热搜榜,引发关注。对此,张小泉方面作出回应。据津云新闻消息,天眼查法律诉讼信息显示,近日,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富春投资有限公司、张樟生、张国标等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31.3亿余元,执行法院为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天眼风险信息显

    2025-04-02 16:50:00
  • 助力构建透明商业生态,天眼查大数据深度守护消费者权益

    央视“3·15”晚会刚刚落幕,而晚会中曝光的“维修刺客虚高收费”“电子签高利贷陷阱”“未灭菌卫生用品”等案例中,消费者权益受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企业复杂的商业伪装与系统性风险。正是基于此种逻辑,天眼查依托“天眼风险”“商业履历”“司法案件”“深度风险”“财产线索”等产品功能和知识维度,将分散的企业数

    2025-03-18 13:52: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