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为人 >
  • 什么是偶合防卫

    偶合防卫,也称为偶然防卫,是指 行为人故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但在事实上正好符合了正当防卫的客观条件。具体来说,偶合防卫的情形包括:行为人不知他人正在实行不法侵害,而故意对其实施侵害行为。行为人的侵害行为结果正好制止了不法侵害,并且没有超过防卫的必要限度。尽管偶合防卫在客观上起到了制止不法侵害的

    2025-01-11 12:15:10
  • 什么情况下是强贱未遂

    强奸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具体情形包括: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强奸行为,包括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违背妇女意志,强行要与妇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例如被害人的反抗、第三人的阻止、自然力的阻碍、行为人本身缺乏完成犯罪的能力(如体

    2025-01-10 03:57:09
  • 如何做处罚

    执行处罚需要遵循以下步骤:适用于违法行为较轻的情况,通过站内短信或其他形式对用户进行警告。适用于多种行政违法行为,罚款金额根据违法事实确定,一般在一元以上,二百元以下,但对于特定行为如卖淫、嫖娼、赌博等,罚款金额可高达五千元。将行政违法行为

    2024-12-29 13:58:39
  • 公安训诫属于什么

    公安训诫既不属于行政处罚,也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而是一种 司法强制措施或行政告知行为。具体来说,训诫是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行为人进行批评教育的措施,并责令其改正,不得再犯。同时,对于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情况,公安机关会对其进行训诫,这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行政告知行为。训诫的本质在于通

    2025-01-11 13:32:09
  • 什么是归责责任原则

    归责原则是确定行为人民事责任的理由、标准或根据。它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是责任立法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法律适用的基本准则。归责原则一般必须遵循以下法律原则:责任法定原则违法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的责任。排除无法律依据的责任,即责任擅断和“非法责罚”。

    2025-01-10 10:45:12
  • 犯罪未遂如何分类

    犯罪未遂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实行终了的未遂:行为人已经完成了他认为实现犯罪目的所必需的全部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达到既遂状态。未实行终了的未遂: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在完成全部必要行为之前,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继续实施,

    2024-12-30 13:03:25
  • 什么是对象不能犯

    对象不能犯,也称为“客体不能犯”,是指 由于行为人的认识错误,犯罪行为所指向的犯罪对象在行为时不在犯罪行为的有效作用范围内,或者具有某种属性而使得犯罪不能既遂的一种犯罪未遂状态。具体来说,对象不能犯包含以下几种情况:行为指向错误的对象:行为人误认为存在某个对象而实施犯罪行为,但实际上该对象并不存在。

    2025-01-12 00:56:42
  • 什么不什么什么犯

    不纯正不作为犯是指 负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作为义务的人,不履行该防止义务,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违法行为。具体来说,不纯正不作为犯是指行为人以不作为形式实施通常以作为方式完成的犯罪。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成立条件包括以下三项内容:行为人具有作为的义务:行为人有法律或职责上的义务去防止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

    2025-01-10 23:32:40
  • 诈骗怎么落实金额

    诈骗金额的落实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际骗取的金额:诈骗罪的涉案金额应当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来计算。如果实际骗取的金额难以确定,可以被害人的损失为认定依据。如果诈骗犯有退还的金额,可以予以扣除。累计计算:诈骗金额如果没有处理过,则按照累计计算。根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5-01-06 14:50:34
  • 哪些情形可视为诈骗

    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该认识错误处分财物,导致行为人取得财物,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具有明显的过错意识,如假冒银行客服诈骗、虚假兼职招聘诈骗等,通过特定手段如电话或短信等方式实施诈骗。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共同

    2025-01-13 09:14:1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