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舟山市普陀区政协_政协要闻】
“评定分离方式压实了招标方的主体责任,实现了责权统一,同时又强化了中标方的履约责任,从而对工程质量的提高和工程进度的把控带来积极影响”,“评定分离方式对本地企业形成了倒逼机制,促使其转变观念,内抓管理外抓质量,努力提升企业资质”,“评定分离能大大减少串标、围标等违法行为”……4月23日—25日,区政协建筑业委员工作室带领区建筑业协会的部分管理人员,赴湖州市吴兴区、杭州市萧山区考察调研“评定分离”招标方式,听取两地关于“评定分离”招标方式实施情况、经验总结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并与两地专业人员进行了沟通与交流。 区政协副主席吴壮青参加。

萧山区作为全省“评定分离”试点区县,自2018年起以小步快走、稳步推进的方式推进“评定分离”,历经三个阶段、三次改版,到目前为止,限额以上项目已实现了“该行必行”。吴兴区自2024年6月份开始,倡导鼓励各招标人积极采用“评定分离”招标方式,截至2025年3月底,已累计完成“144”个评定分离项目,总金额超172亿元,占全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总量的77.4%。两地均表示,“评定分离”方式强化了主体责任,把定标权有限度回归招标人,既保证了招标人的权利,又保证了中标单位的较高配合度;规范了招投标市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串围标;可有效将部分有不良纪录的中标候选人排除在外,保证了工程的进程与质量。两地在经验介绍时也提到了“评定分离”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主要有:各地在政策文件缺乏统一规范,在适用范围、评标定标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招标人能力与责任匹配问题,从而出现不公正、不公平现象的发生;招标在实现定标权的同时也存在不公平竞争和腐败问题滋生。
在调研中,委员们还就如何提升本地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项目提质增效、提善本地营商环境等进行咨询与交流。
据了解,以委员工作室为主导,进行课题的调研,并开展与区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面对面协商,是今年区政协在委员能力提升方面的一个创新与试点,并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健全协商民主机制,拓展协商方式和平台,使协商更聚人心、更聚共识、更聚智慧、更聚力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