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征兵刚结束,在相城区漕湖街道瑜翠园小区,退役军人陈同淼十分自豪,自2022年大儿子进入军营,20岁的小儿子陈龙祈今年也成功入伍。一家两代人、父子三人先后踏上了从军报国的征程,在小区里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邻居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不仅是个人勇敢担当的体现,更深刻诠释了良好家风的传承,激励着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国防事业 。

陈同淼父子三人合影。苏报融媒记者 严松/图
把部队精神融入生活
退伍老兵养出“军营小迷弟”
陈同淼,是一位有着5年部队服役经历的退伍老兵。当年,他在甘肃临夏某炮兵部队服役,凭借出色的表现,担任过班长、代理排长。部队严苛的训练和艰苦的环境,铸就了他坚毅的性格和对国家炽热的忠诚。退伍后的25年里,陈同淼始终牢记 “军装能脱下,但兵心永远不能改”。这句话成为他人生的信条,也深深融入了对孩子的教育之中。
退役后,陈同淼成立了诚淼货运服务部,转型成为新业态就业人员。在工作中,他将部队的专业和敬业作风展现得淋漓尽致。装卸货物时,他如同整理军被一般,将货物码成规整的“豆腐块”;运输过程中,他始终坚守按时按点、安全送达的原则。他的严谨和负责,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也为孩子树立了榜样。
每逢建军节,陈同淼都会给两个儿子讲述当年参军演训时的经历。炮弹划破夜空的壮美场景、三个炮班轮流值守的紧张时刻、星光下雷达屏闪烁的震撼画面……难忘的部队生活被他绘声绘色的讲述着,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军营的魅力,更在心中种下了爱国拥军的种子。

陈龙祈拿到入伍通知书。 苏报融媒记者 严松/图
两兄弟先后走进军营
牢记父亲叮嘱延续爱国使命
在陈同淼心中,部队的经历是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他希望传递给儿子们的精神力量。家中门头上悬挂的 “光荣之家” 牌匾,被他视为最珍贵的 “传家宝”。他时常对儿子念叨:“穿上军装,就是扛起责任,保家卫国是我们军人的使命,这份使命不能忘,不能丢。”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陈同淼的大儿子陈龙祥于2022年9月入伍。这个“00 后”小伙将父亲的教诲铭记于心,在部队中刻苦训练,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面对复杂的通讯技术,他不断钻研新技术,提升专业水平,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通讯光端员。由于表现出色,连队希望服役期满的他继续留队服役,陈龙祥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他在与父亲的视频通话中说道:“爸,您说得对,部队真是座大熔炉,熔掉的是娇气,炼出来的是能扛责任的骨头。我已经决定留下来,继续为部队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希望能在这里继续成长,不辜负您的期望!”
2025年春季征兵季,小儿子陈龙祈也决心参军入伍。当陈同淼得知这个消息时,眼眶微微泛红,感慨道:“当年我退伍之际,指导员叮嘱我,‘军装虽脱,兵心不能改,部队的魂永远不能丢,要让这份忠诚和担当在你们这一代人身上延续下去。’如今看着两个孩子接过这份责任,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
传承拥军爱国好家风
一家三口带动征兵工作
如今,陈龙祈已经顺利成为陆军某部一名新兵,开启了他的军旅新征程。在家访座谈中,陈龙祈郑重表态:“我要像父亲和哥哥一样,将青春锻造成钢,更要运用我所学的知识,为强军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父带子、兵教兵”,随着陈龙祈顺利入伍,陈家的良好家风也让左邻右舍十分动容。漕湖街道观塘社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样的退役军人家庭蕴含着强大影响力,是动员新兵入伍的好故事。
“看着孩子们踏入军营,续写军旅篇章,我打心底里骄傲。” 陈同淼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回想起自己当年在部队的峥嵘岁月,仿佛一切都在昨天。如今,陈同淼将更多的重心放在了社区志愿活动上,他不仅主动联系社区,成为了征兵宣传的义务讲解员,更是在日常生活中,为小区治理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孩子们在部队辛苦锻炼,我在日常生活中,也还是要发挥退伍兵的精神,服务人民,成为他们的骄傲!”陈同淼说。(苏报融媒记者 严松/文)
编辑: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