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成长心理室 | 双职工家庭面对春假,藏着很多说不出口的着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0:2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素萍

特别感谢:

杭州市胜蓝实验小学老师

傅莲 刘玉洁 郑晓虹 李蕾 陈雨沁 潘淼芳 袁云芳 包华洋

小学生们在杭州太子湾公园内玩射箭游戏。 视觉中国供图

>>>孩子的小情绪

1.今年春假,妈妈又给我报了“研学营”,去年也报了,结果每天就在教室写作文其实就是补课!听同学说,他们计划去大自然玩耍,比如露营、骑行之类。春假不想要“研学”,我能偷偷退营吗?(小学五年级/航航)

答:我理解你的心情,去年的研学营让你失望了,今年想和大自然多接触。但“偷偷退营”可能会带来更大麻烦,不如试试这样做:第一步“觉察情绪”,试着用文字或画画记录你的情绪,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疏导;第二步“换位思考”, 尝试站在妈妈的角度思考,她可能认为研学营更安全、有学习价值,担心户外风险,理解了妈妈的动机,能帮你找到沟通的切入点;第三步“非暴力沟通”, 试试用“彩虹屁”技术开场,先赞美:“妈妈给我安排有意义的活动,去年我作文进步了”, 再表达感受,最后提请求,寻找机会建立双赢方案;第四步“认知重构”,你可以制作对比表格,调研3个研学项目,如果妈妈预定的无法退营,带尚自然观察笔记本,创造“小确幸”。

2.老师布置了春假游记,还要配照片。但爸妈没空带我出去玩,我只能编故事。交作业时好怕被同学笑话,怎么办?(小学三年级/朵朵)

答:你并不孤单,很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也没办法带他们去很远的地方玩。其实,写游记不一定非要“去远方”,哪怕是在家里、在小区里,都有许多值得记录的温暖小事。这份作业的初心,可能是希望你们学会观察生活、表达感受,而不是比较谁去过更远的地方。比如你发现楼下的小树冒出了新芽,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了一顿简单的晚餐……这些都可以写成有趣的故事,配上照片也会很棒的!如果暂时没有出门的机会,发挥想象力也是一种超能力呢,尝试着把书里读到的风景、动画片里的冒险写成自己的“游记”。 你创作的“魔法故事”,说不定同学们还会觉得特别新奇有趣。

3.我们班同学家长组织了亲子爬山活动,妈妈却一口回绝,说“野外危险,容易出事”。全班一半人都去了,我觉得自己像个胆小鬼,好丢脸,躲在被子里哭了一回。(小学六年级/萱萱)

答:你并不是“胆小鬼”,而是一个内心细腻、渴望融入集体的好孩子。当期待已久的活动被拒绝,感到失落、不甘心甚至有些羞愧都很正常。但请记住,妈妈的拒绝不等于否定你,而是出于对你的关心——就像雨天出门时妈妈坚持让我们带伞,虽然有点麻烦,但背后都是爱。

关于调节心情,老师想送你三个小锦囊:给情绪一个出口,试着把心里的话写在日记本上,或者画一幅画,把委屈和遗憾都释放出来;换个角度看问题,这次不能去爬山,还可以和妈妈商量,邀请一些同学来家里玩;和妈妈聊聊心事 ,你可以告诉她:“妈妈,看到同学们都能去,我特别羡慕。下次如果有更安全集体活动,我们可以一起参加吗?”妈妈可能也正在等待和你沟通的机会。

4.爸爸说春假会带我去动物园,结果天天接电话开会;妈妈说要一起做蛋糕,最后变成我自己玩面团。春假只有外婆陪,爸妈总说“下次一定”,可下次真的会兑现吗?(小学四年级/小凯)

答:每天盼着爸爸妈妈放下电话、关掉电脑,可等来的总是“下次一定”, 你心里一定像被揉皱的画纸一样委屈吧?但你要知道,爸爸妈妈的“下次一定”,藏着很多说不出口的着急,他们应该也想快点忙完,可以来陪你玩。

你可以准备一本“愿望小画册”,把想做的事画下来:比如爸爸举着“暂停开会”的牌子,妈妈端着有四个人笑脸的蛋糕。或者在他们睡前递张小纸条:“我喜欢和面团玩,但更喜欢和你们一起玩呀!”别怕表达,你的每句话他们都会收进心里。你可以把没实现的愿望写成小纸条,装在许愿瓶里,攒够五张就拉着爸爸妈妈一起拆,说不定下一次他们会突然说:“今天哪儿也不去,就陪小凯当面团魔法师!”

>>>家长的烦恼

5.女儿拿着小红书博主攻略,非要去同款网红地,哭闹说“同学都去了,还发了打卡照”。春假期间的酒店涨价3倍,一晚上上千元够全家半月菜钱,怎么劝?(陈爸爸)

答:青少年容易受同龄人影响,将“打卡网红地”与“融入群体”关联,产生“别人都有,我也要有”的焦虑。沟通时,爸爸要注意方式方法:

首先,共情女儿感受,比如试着这样说:“爸爸知道你心里肯定很羡慕,但春假期间酒店价格涨了三倍,实在太不划算了。就像爸爸想换新手机,但价格太高一直没买,想着等降价再入手。”

然后,理性分析,提供替代方案,“周末或暑假,咱们要不换个时间再去,人少景美还省钱,你觉得怎么样?这次春假,我们先找个周边小众但好玩的地方,照片肯定也很美。”

最后,跟老师沟通一下,春假结束后组织一次分享会,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发现的宝藏地,引导同学们多关注身边的美景,不要只盯着网红打卡点。

6.去年春假期间,我咬牙请假陪玩,每天累瘫还催他写日记。返校当天发现数学卷子没动,老公骂我“本末倒置”。今年该让孩子再彻底放松一下吗?(姚妈妈)

答:平衡孩子的放松和学习,同时处理好夫妻间的教育观念冲突,这确实是困扰很多家庭的问题。建议一家人提前协商好假期目标,制定可量化的每日时间表,合理分配好玩耍、学习的时间。同事,培养孩子自主性,避免过度干预,去年“催日记”可能让孩子产生依赖或抵触心理,不妨尝试让孩子自主规划任务时间。也可建立激励机制,假期内观察孩子状态吗,若孩子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可奖励更多自由时间;若拖延明显,及时介入引导而非强制。假期里,家长不必极端选择“彻底放松”或“全程盯学习”,关键是通过结构化计划+适度放权,让孩子体验“自我负责”的成就感。

7.前几年,春假时把女儿送回老家三天,回来发现每天睡到中午、零食当饭吃,还理直气壮说“外婆说偶尔没关系”。 我和老婆都要上班,让儿子自己在家又不放心,送回老家又怕矩全乱套,好纠结。(林爸爸)

答:你可以试着和老人提前沟通,明确孩子生活习惯要求,如固定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零食摄入量等,解释清楚这些要求背后的原因,让老人从内心理解并愿意配合执行。同时,以家庭会议方式,邀请孩子一起参与规则的制定,规则内容应具体、明确、可操作,例如规定晚上 9 点前上床睡觉等。当孩子回家后,别急于纠正,要给缓冲时间,采用渐进式调整的方法。例如,第一天可以允许孩子稍微晚睡半小时,第二天再逐渐提前睡觉时间,逐步引导孩子回归正常的生活节奏。最后还有爸爸妈妈要多花时间陪孩子,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关爱,减少对老家过度依赖。

8.儿子想和四个同学去乌镇两天一夜,说“保证安全”。可他们才12岁,住民宿万一出事怎么办!爸爸坚决反对,现在孩子关门绝食抗议。到底该不该放手让孩子去自由行?(王妈妈)

答:非常理解父母对孩子安全的担忧,但也建议适当给予孩子成长空间。12岁的孩子正处于渴望独立的阶段,集体出游是培养自主能力的宝贵机会。家长可以采取“有限放手”的方式:安全评估上,要求孩子提供详细行程(车次、民宿地址、监护人联系方式),提前核实民宿资质并添加老板微信;规则约定上,配备电话手表并开启定位,约定每小时报备,晚上9点视频查房,禁止靠近水域等危险区域;出发前还可以召开“行前会议”,与孩子们讨论应急方案(如走散如何处理),培养风险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冒险经历能显著提升青少年的问题解决能力。父母若直接拒绝,可能反而激发孩子更强烈的逆反心理。不妨将这次旅行转化为孩子证明自我管理能力的机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童心爱地球 携手护家园 ——灞桥区常家湾小学开展“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

    阳光讯(记者 张允铎 通讯员 董晨璐)当同学们迎着朝阳,走进绿树环抱的校园,开始新一天的学习生活时,你可曾想过,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如今正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保护资源环境,善待地球是大家的共同责任。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为了让同学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环境,珍爱地球,让大家

    2025-04-21 11:52:00
  • 成长心理室 | 双职工家庭面对春假,藏着很多说不出口的着急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素萍特别感谢:杭州市胜蓝实验小学老师傅莲 刘玉洁 郑晓虹 李蕾 陈雨沁 潘淼芳 袁云芳 包华洋小学生们在杭州太子湾公园内玩射箭游戏。 视觉中国供图>>>孩子的小情绪1.今年春假,妈妈又给我报了“研学营”,去年也报了,结果每天就在教室写作文其实就是补课!听同学说,他们计划去大自然

    2025-04-21 10:22:00
  • 软云上涨22.92%,报7.4美元/股,总市值2.50亿美元

    4月18日,软云(RYET)盘中上涨22.92%,截至01:26,报7.4美元/股,成交75.1万美元,总市值2.50亿美元。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09月30日,软云收入总额410.97万美元,同比减少34.49%;归母净利润-61.69万美元,同比增长58.68%。资料显示,Ruanyun

    2025-04-18 01:29:00
  • 网红夫妇官宣离婚!曾被网友视为幸福范本

    近日,毛子(俄罗斯籍丈夫)与玫瑰(中国籍妻子)组成的跨国网红家庭“毛子一家生活点滴 ”因婚姻矛盾引发广泛争议。4月15日,玫瑰公开自己与毛子的聊天记录及视频,指控丈夫毛子对其多次家暴,并逼其吃安眠药,当着孩子和妈妈的面动手打她。对此毛子否认回应称:情况很复杂,我从未上来先打她,将开启离婚程序。4月1

    2025-04-17 14:39:00
  • 养不起大学生的中产父母,正在小红书上迎接审判

    文 | 温度纪,作者|肆夕,编辑|路子甲奋斗了几十年的中产父母没想到,有天会被自家孩子控诉——“没钱别生孩子”。应该给大学生多少生活费,一直没有统一的答案,到了今天却正在互联网上形成一场全民审判。有的学生列出账单只为力证1000块钱不够花,有人说一个学期几万块生活费还是过得紧巴巴。中产家庭在社交平台

    2025-04-16 10:16: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