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华 廖朝骥
2025年1月1日,马来西亚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之一,这反映出马来西亚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力图开拓多边合作的战略考量。
马来西亚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一个主要动因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金砖国家人口已占全球近一半,经济总量占比超三成,市场规模庞大。对于一个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而言,能够进入这样一个新兴市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因。许多乐观人士预期,金砖国家的市场将为马来西亚的商品和服务出口创造更多机遇。
通过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马来西亚希望开拓更多元化的市场,降低对传统西方市场的依赖,尤其是在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时,能够有更多选择。提前布局金砖国家市场,可以为马来西亚提供一种对冲风险的手段。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马来西亚仍需付出更多努力来争取合作成果。由于金砖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如何通过这一平台达成有互补性的、有效的合作,是马来西亚需要面对的现实挑战。
马来西亚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可以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中国是金砖创始成员国之一,也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更加夯实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关系。金砖国家近年来积极推动“去美元化”,通过使用本币结算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马来西亚也有意参与金砖国家的货币合作,减少美元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除了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东盟国家也加入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作为今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计划通过东盟的平台举办高层会议和论坛,制定行动计划,结合各个国家的产业优势及出口诉求,推动东盟与金砖国家之间的务实合作。
马来西亚选择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充分参与到全球南方合作中,体现了其在多极世界格局中寻找新平衡的努力。在当前全球格局变化莫测的大背景下,马来西亚需要通过多边合作、灵活外交,积极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同时,借助金砖合作的平台,马来西亚有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关键在于,未来马来西亚如何有效利用这一契机,推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并在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作者梁志华是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委员会秘书长,廖朝骥是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文学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