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当清明的暖阳温柔洒落在七里河的土地,区内的各个公园便在这融融春色里,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化身人们踏青的理想之选。每一座公园都交织着自然与人文的美好,满溢着专属春日的灵动气息,静静等候着人们前来赏玩、沉醉其中 。

古韵春情绘彩图
踏入小西湖公园,仿若一脚迈进了古典与现代交融的春日盛景。这里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清明的润泽下更显风姿绰约。


沿湖漫步,湖水在春风轻抚下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倒映着岸边依依垂柳的新绿。柳枝如丝,随风轻舞,似是在与湖水低语春日的秘密。不远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镶嵌在繁花绿树之间,飞檐斗拱上的彩绘在春日暖阳下鲜艳夺目,仿佛在诉说往昔岁月。亭中,老人们悠闲地拉着二胡,曲调悠扬,和着鸟儿的欢鸣,交织成一曲春日乐章。


再往前走,便是一片绚烂的花海。蝴蝶翩翩起舞,蜜蜂忙碌采蜜,好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身着古装的年轻人穿梭其中,或拍照留念,或吟诵诗词,让人恍惚间穿越回了古代。


湖边还有那独具特色的九曲桥,蜿蜒曲折地横跨在湖面之上。行走在桥上,每一步都能欣赏到不同角度的春景。桥下游鱼戏逐,时而聚在一起,时而四散游开,似在与春日嬉戏。桥畔的迎春花也不甘示弱,金黄的花朵密密麻麻,如繁星闪烁,为春日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


自然野趣伴春行
告别小西湖公园的古韵,转而投身马滩湿地公园的怀抱,这里又是另一番天地,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春日的蓬勃生机。


刚踏入湿地公园,大片大片的芦苇映入眼帘。此时的芦苇已抽出嫩绿的新芽,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欢迎每一位踏青的游客。沿着蜿蜒的木栈道前行,栈道两旁是清澈见底的溪流,溪水潺潺流淌,带着春日的灵动与活力。溪边水草丰茂,嫩绿的叶片在水中摇曳生姿,偶尔还能看到几只青蛙从这片草丛跃入那片草丛,溅起小小的水花。

往公园深处走去,便能看到一片开阔的草地。草地上,不知名的野花星星点点地散布着,宛如一幅天然的织锦。孩子们在草地上嬉笑玩耍,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追逐蝴蝶,有的则干脆躺在草地上,望着蓝天白云,享受着春日的惬意。家长们坐在一旁,看着孩子们欢快的身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极为优越,吸引了众多鸟类栖息。抬头望去,天空中不时有鸟儿飞过,它们或盘旋,或低飞,为春日的天空增添了几分灵动。仔细聆听,鸟鸣声此起彼伏,清脆悦耳,仿佛是鸟儿们在为春日演奏的交响乐。

黄河岸畔织锦春
百合公园的春日,是黄河水染就的斑斓画卷。甫入园区,梨树与玉兰竞相舒展,雪白花瓣如云团簇拥枝头,偶有雀儿啄食花蕊,惊落一地碎玉。


草坪上,孩童拽着风筝线奔跑,七彩纸鸢与天际的流云共舞;健身步道旁,老人慢行赏花,指尖轻触垂柳新抽的嫩芽,吟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东侧龟石园内,雨花石镶嵌的甲骨文地砖被春风拂去尘埃,孩童蹲身描摹“春”字的古老笔画,家长则倚着形似巨龟的奇石小憩。凭栏远眺,黄河水裹挟着融冰的碎响奔流东去,对岸青山如黛,与公园里沸腾的生机共谱一曲春之交响。

水轮摇月枕河声
黄河岸畔的水车园,是时光与流水合奏的古老歌谣。十二轮明清形制的巨轮水车临河而立,木轴吱呀转动,将黄河水舀入竹筒,又倾泻成珠帘,水雾间折射出段续改良水车的智慧。

孩童踮脚推转手摇水车,惊叹齿轮咬合的玄机;老者驻足石碾旁,指尖摩挲木纹,细说嘉靖年间“水挂子”引灌千亩旱田的往事。文化广场的民俗雕塑群中,牛肉面师傅揉面的姿态定格成铜像,与奇石馆的黄河石纹路遥相呼应,拓印着兰州人的烟火记忆。暮色渐沉,水磨坊的剪影斜映河面,对岸青山如黛,水车与涛声应和,将农耕文明的余韵织入滔滔东去的黄河血脉。

丘谷叠翠织春韵
春日的彭家坪,是城市与生态交织的立体诗行。沿蜿蜒栈道徐行,樱花若绯云垂缀枝头,连翘的金黄与护坡的苍翠层叠如织,铺展成丘陵间的斑斓锦缎。

亲子广场上,孩童追逐纸鸢,风筝线掠过篮球场与网球场间的谷地,惊起栖息的雀鸟,翅尖划破流云的倒影。沟谷深处,人工湖如镜,虹桥造型的“月桥”与百合花瓣状的展演中心倒映其中,湖底隧道若隐若现,恍若通向秘境的幽径。绿荫步道上,晨跑者的剪影与起伏的丘陵轮廓相叠,远处“百合追月”建筑群静卧于山脊,流线型屋顶与天际线交融,现代设计在野趣中悄然生长。凭栏远望,瀑布假山塑石间流水潺湲,木栈道凌空架设,串联起深谷探幽的静谧与绿环步道的生机,将城市梯田式的生态修复图景,凝练成一首立体的山水长卷。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七里河的大地上,春日的故事并未落幕,而是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在这里,没有刻意的雕琢,只有自然的馈赠和生活的烟火气。这个清明,让我们走进七里河的踏青好去处,与草木共赴一场春日之约,与自然相拥,与美好相遇。
记者:张蓉(实习) 审核:祁华林 签发:王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