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
蜀 shǔ:上下结构,上收下展。
上部“罒”旁上宽下窄,整体抗肩,不要写大。左竖斜切入笔,向下右斜,渐轻,注意长度;横折虚接起笔,横画勿重,中间稍细,略呈拱形,到位后往上稍抬笔锋,向右下方稍重顿笔,然后向左下方行笔,倾斜角度要大于左竖的倾斜角度,渐轻;里面的两竖这里可以写成点撇,稍偏左,相互呼应;下面的横画起笔左探,稍重,要托住左右两竖。
下部为半包围结构,注意与上部的相对位置。首撇起笔靠左,撇身勿重,稍平;横折钩虚接起笔,横画稍轻,稍抗肩,到位后向右下方顿笔,折笔写竖笔,竖身稍重,略弯,要平稳劲挺,到位后跪笔弹锋出钩,钩勿大。里面的“虫”要偏左靠上,不可写大,紧凑抗肩,布白均匀。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鲜于枢
王羲之
赵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