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闷热,人们每天都冒好多汗,洗浴变成每日的“必修课”。洗澡是从头到脚的毛发、皮肤清洁项目,几乎人人都要用到洗发水,各种去油、清爽、护肤、增香的成分,让人洗澡后浑身舒爽。

身体的皮肤,既是人体免疫防护第一道防线,自身又会分泌皮脂。搓洗皮肤出现的污垢,就是皮脂+角质层碎片+氧化分解物,它们久不清理,就会与氧气、细菌或沉积分子反应,成为皮肤的累赘,或会引起病变,出现炎症、溃烂等问题。
人们很早就意识皮肤清洁的重要性,从古到今大致分为“4个时代”:

初始时代:纯天然的去污物质,如皂角、木槿叶、茶麸等,它们作用就是清洁,无任何污染。
1.0时代:慢慢出现提取动物油脂+石灰或植物油脂的清洁用品,据考证是希腊人发明的,当时属于去污的奢侈品,还伴生香水这个新潮发明。

2.0时代:工业革命阶段,出现脂肪酸钾或椰子油成分的洗发水,但会与水里面的钙、镁离子生成硬渣类沉积物,伤害皮肤和头发,直到1940年代石油提取物月桂醇硫酸钠、硫酸盐的加入。
3.0时代:既含有硫酸盐类清洁成分,又加入防腐剂、起泡剂和天然植物糖苷、氨基酸成分,从1970年代至今,对皮肤、毛发有强去污力,对环境影响污染小。

我们国人开始频繁使用现代洗发水,大致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电视大量广告植入、俊男美女的示范效应,让一批洗浴品牌早早植根人们心中,至今仍是这些品牌的忠实用户。
现代洗发水名目繁多,主要成分有数十至数百种,它们主要分为:黏度适合的成分,利于储存包装;作用温和的成分,对肌肤和毛发刺激小;去污清洁的成分,可起泡沫和适度清洁;容易清洗的成分,防止在皮肤留下沉淀;气味宜人的成分,因人而异且感到舒适。

不过,2010年代至今,洗浴用品相继曝出一些致癌、致敏的负面消息,典型的有2个:
1、2016年,美国强生公司因洗浴用品含致癌物质被大量投诉,出现患卵巢癌死亡的病例,该病例在长达30多年时间使用含滑石粉的洗浴用品。更多的病例是因为诱发了其他皮肤不适的问题。
2、英国《每日邮报》跟踪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洗发水,让头皮和皮肤暴露于大量化学物质中,轻的脱发、秃头、湿疹、痤疮,重的出现不孕不育或癌症。

较为集中的洗发水致癌成分有3种:
一是Paraben,一种防腐剂,通常以“羟苯X酯”(甲乙丙丁)命名,市面上约30%的洗浴产品含有该成分。美国FDA、我国卫生部门目前没有Paraben对身体健康影响的数据,但欧盟从2014年就禁止某些Paraben成分出现在洗发水、护理产品中,而且允许使用的成分,限量必须在0.14%以内。
Paraben能渗入体内,对激素分泌造成影响,干扰内分泌,而且研究人员从女性乳腺癌病理切片中,发现了Paraben成分,多见于使用超过10年的人群。

二是一直争议不断的月桂醇硫酸酯钠,一种强大的表面活性剂,在洗发水中起到清洁作用,每瓶洗发水占比约15—30%。
该成分脱酯效果强,对头皮刺激大,长期、过量使用反而会引起皮肤干燥、粗糙、敏感等问题,还可能改变肤质基因传送,损害免疫。

三是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有的作为洗发水的防腐剂,通常作为溶剂、乳化剂、润滑剂使用,长期、过量使用或和影响生殖功能、神经系统,特别是有的可类似于雌激素产生兴奋作用,诱发乳腺肿瘤。
这几类成分在一些洗发水、护理用品中仍存在。长期、大量、频繁、过量使用可能有致癌风险,如何有效规避?广东某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阮教授指出三条:

1、既然起保鲜、防腐作用的防腐剂,能够被批准上市销售,证明毒理、病理检测是合格的,皮毒性测试是过关的,而且使用剂量在可控范围内,不乱用就没有问题。
2、洗发水是否会致癌,还取决于用量、用法,如果平时搓洗头发后就立即冲洗,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的化学成分就非常少,但如果大量、高频使用,而且洗发水长时间留在头发上,还是会有影响的。

3、我国允许销售的洗护用品,必须标注中文说明且经过药监部门审查,有的人过度迷信国外产品,把只标注有英文、日韩文的洗浴用品作为高档品使用,这些很可能是假冒产品,危害更大。
总之,如果洗发用品在人体身上停留时间短,不过量和高频使用,不会增加皮肤吸收的风险,洗发水还是可以放心用的。最好的办法是在选购时,避开含有这些可能致癌成分的洗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