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事实虚假怎么判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18:49:30    

事实虚假的判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的规定。具体判罚如下: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如果虚假诉讼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如诈骗罪等,应当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在民事诉讼中隐瞒真相、虚构事实的,可能构成妨害司法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议:

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维护司法公正。

诚实守信,不参与任何形式的虚假诉讼行为。

如遇到虚假诉讼,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

  • Apple智能“个性化”Siri至今未上,消费者称苹果“虚假宣传”

    IT之家 4 月 11 日消息,苹果在 WWDC2024 中公布了 Apple 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加持的“个性化”Siri,此后进行了一系列宣传营销,但实际上这一“个性化”Siri 至今还无法使用。就此,有不少海外消费者指控苹果公司涉及“虚假宣传”。据悉,本周有两名消费者在

    2025-04-11 06:56:00
  • 卖惨摆拍盯上骑手、网约车司机,公众同情心不应成为“流量筹码”

    “45岁以上不能当外卖员”“女外卖员送餐回来发现车被偷”“外卖员被顾客刁难一气之下吃掉外卖”……这些网络视频都曾引发热议,事后却被证明是摆拍的虚假视频。近日,公安部公布了一批“卖惨”摆拍违法典型案例。记者发现,被“卖惨式摆拍”盯上的不只有外卖员,针对网约车司机,说某司机拒载、与乘客发生冲突;针对快递

    2025-03-21 08:00:00
  • 市场监管总局:针对食品非法添加、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开展专项整治

    3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提振消费有关情况。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非法添加、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市场顽疾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对缺陷产品召回的监管力度。近年来,我国持续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集中查处一批食品非法添加、虚假广告、加油机计量作弊等违法

    2025-03-17 17:40:00
  • 证据的意义有哪些

    证据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证明案件事实:证据是证明待证事实是否客观存在的材料,是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和作出裁判的基础。推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证据不仅是对事实的确认,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关键。它指引质疑方向,促进理智判断,揭示虚假,彰显真理。维护社会正义:证据能够揭露罪行,帮助无辜

    2025-01-13 09:29:12
  • 网络上有哪些欺骗行为

    网络诈骗的形式多样,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演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欺骗行为:假咨询信息:通过发布虚假信息,诱导受害者支付费用或提供个人信息。网上拍卖:设置虚假拍卖,骗取受害者的财物。利用盗号和网络游戏交易进行诈骗:包括冒充通讯好友借钱、低价销售游戏装备、代练信息诈骗、账号交易诈骗等。网络购物诈骗:包

    2025-01-13 09:01:5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