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查合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合同主体审查
核实合同双方(或多方)的主体资格,包括法人资格、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确保合同主体具备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能力。
核实合同主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与不具备合法资格的主体签订合同。
合同标的审查
明确合同标的物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等,确保双方对标的物有清晰的认识和约定。
审查标的物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避免签订违法或违规的合同。
合同数量审查
准确约定合同标的物的数量,包括计量单位和数量单位,确保双方对数量有明确的约定。
审查数量条款是否清晰、准确,避免数量不明确或模糊导致的纠纷。
合同质量审查
明确约定合同标的物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验收标准,确保标的物符合双方约定的质量要求。
审查质量条款是否具体、明确,避免质量纠纷的发生。
合同价款及支付条件审查
明确合同价格条款,增值税为价外税,应当在合同中就合同价款是否包含税金做出明确约定,避免后期产生争议。
审查合同金额是否正确,包括计算方式是否合理正确、大小写是否一致,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
审查付款时间、付款方式是否符合公司规定和资金安排,避免违约风险。
合同履行过程审查
审查履行合同的主体是否是合同的当事人,有无由他人代为履行的情况。
审查双方是否按照合同约定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承担应尽的义务。
审查合同的履行费用结算是否符合合同的约定。
合同变更和终止审查
审查合同的变更理由是否充分,有无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情况。
审查合同变更是否经双方协商一致,是否履行法定程序。
审查合同终止是否符合合同法规定的情形,当事人是否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相关义务。
合同日常管理和档案管理审查
审查企业有无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合同管理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格,合同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审查合同的归档和保管是否完整。
合同其他重要条款审查
审计合同应明确规定审计服务的具体范围和内容,包括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审核程序、审核时间和审核报告等内容。
费用和支付方式,包括审计费用、差旅费、住宿费等各项费用的计算标准和支付方式。
期限和保密条款,包括审计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点、双方对审计结果的保密责任等。
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包括违约金的数额、仲裁机构等相关规定。
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质量保证、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规定等。
通过以上方面的审查,可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降低企业的合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