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功率越大的灯,不一定越亮
很多人买灯都想要买更亮的灯,就会选择功率(瓦数)更大一点的灯,比如原来是10W的,嫌不够亮,就换成20W的。
但实际上:瓦数越大的灯,未必就是越亮的。瓦数并不是亮度单位,它是表示光源在达到一定发光亮度(光通量)时需要消耗的电量。
传统通过瓦数去判断光源的发光量,在实际层面上未必准确,因为技术水平不同,完全有可能造成A品牌9W的灯,还没B品牌4W的亮。
其实看发光量的单位并不是功率,而是一个叫做光通量的概念。
光通量:光源各个角度散发的光照能量总和,单位是流明(lm)。
一般来说,同一款光源光通量越高,照度(单位面积上收到的光通量)就越高,它就越亮。
灯光越亮,未必越刺眼
很多人在买灯的时候,可能有这样一个想法,就是:光线不能太亮,否则就会刺眼。
但其实光线之所以会刺眼,一般并不是因为太亮,而是因为这个灯它的发光方式是直射光,没有做漫射处理,直直打到了眼睛里,产生了眩光,所以才会觉得刺眼。

裸露灯珠、直射光、光线刺眼
在树荫下看书:你不仅不会觉得刺眼,甚至觉得有阴影的感觉很舒服,但这个时候我们拿测光仪去测,树荫下的照度可以达到5000lx甚至8000lx;
阴天:你觉得光线昏暗,甚至有些看不清,但这个时候拿测光仪去测,照度照样可以达到6000lx,甚至10000lx。
而我们的人造光源到达你的工作面上,差不多也就2000lx左右,远远低于树荫下和阴天。但在一些你觉得亮到刺眼的居家灯光下去检测,它们的照度可能只有200-500lx。

所以刺眼和亮度并不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在直射光的情况下,越亮才会越刺眼。
人造光只要做了充足的扩散处理,比如我们清大光德的漫反射侧发光,一般就不用担心刺眼的问题。
事实上,在光线舒适的前提下,光线越明亮,眼睛的负担就越小。所以挑选灯具的时候,大家尽量不要选择直射光及裸露灯珠的灯具。

灯光还能正常亮,不代表灯光没问题
很多灯看着能正常亮,也不频闪,好像还好好的,但如果这时候你去测它的光线质量,就会发现,它的质量早就大不如前。
我们检测了近万户家庭,发现几乎所有家庭的灯光都存在问题:照度不足、显色性差、色温不统一、灯珠外露、光线均匀度过低等问题,但因为这些灯作为照明都足够的,我们也不会想着去更换它。

眩光刺眼

照度不足

色温不统一

灯珠裸露
这些劣质的灯光就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处于劣质光照环境下,轻则眼睛容易疲劳、干涩等症状,重则可能患上近视、弱视等疾病。
关于光线质量问题
那这种情况下,显色性又差(Ra<90,R9<50),光线又昏暗,看不清还有色差,对眼睛的伤害很大,特别是眼睛还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
因为人眼是自然光的产物,对眼睛好的光线一定是明亮、舒适、显色性高的(Ra和R9越接近100越好)。
所以家里的灯光用上3-5年最好检测一下灯光质量,看看光衰(显色性、照度等指标是否衰减)情况,如果光线质量比较差了,就要及时更换,确保家人孩子的眼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