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刷掌支付究竟是什么“黑科技”呢?让我来为你揭晓。首先,要开通刷掌支付功能,用户需要录入自己的掌纹。首次使用时,只需将手掌放在设备上方的圆环识别区,等待识别区闪烁起红色光线,这时,需要轻微调整手掌的高度,直到设备发出一声“嘟”的提示音,圆环变成绿色。

接下来,屏幕上会出现一个二维码,用户需要扫描它,并在微信小程序中完成协议授权、实名信息授权等一系列步骤。完成以上流程后,你就成功开通了刷掌支付功能。之后,只需将掌心对准支付设备的扫描区,在屏幕上确认支付信息,即可完成支付,一切如此便捷。
其实,刷掌支付的功能早在今年5月就已经由微信官方正式发布,并首次在北京大兴机场线率先推出试点。乘客们只需注册开通刷掌乘车服务,便可以在地铁线路体验刷掌过闸乘车。

这项技术的背后是“掌纹+掌静脉”识别技术,它具备适应各种复杂光线环境的能力。微信官方表示,刷掌支付不仅提高了支付效率,也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性。与刷脸支付相比,刷掌支付在安全性和精准度方面更有保障,因为它读取的是掌心血管纹路,避免了指纹识别的风险。
尽管刷掌支付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它也引发了不同的反响。一些网友表示,这种支付方式非常方便,尤其在手机电量不足或手机丢失时,刷掌支付成了救命稻草。还有网友认为,最实用的场景之一是在手机电量不足时租借共享充电宝,不再担心扫码到一半手机自动关机。

然而,更多的人担心信息安全问题,包括隐私问题、被骗、被盗刷等。一些人担心,未来伸手可能不再那么随意,拍照时也不敢将掌心朝向镜头。他们担心在昏迷状态下,被他人抓住手付款的情况可能发生。
目前,微信刷掌支付功能尚未在上海上线,但你期待这种移动支付技术在上海登陆吗?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感受。
移动支付的未来似乎正在不断演进,刷掌支付只是其中的一个创新,它将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但也提出了新的隐私和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