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牛奶外包装上都有营养成分表,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几乎每种不同的牛奶上边标注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等成分都会有差别。不管您是要减肥还是为了增加营养,了解营养成分表非常重要。
什么是营养成分表?参看下图集锦。下次去超市,您可以注意一下哦,我非常期待您在学习到新知识或者有新发现之后,在这篇后面留言给我!

从食物来源考虑
- 蛋白质更多存在于:肉蛋鱼奶豆等动物性食物中
- 钙更多存在于:各种奶制品及豆制品中
所以:
如果您平时吃的还不错,动物性食物种类够丰富、量够足,那么,在选择牛奶的时候就不用去刻意选择高蛋白和高钙的成分啦。
反之,如果上面说的这些食物吃的不够多,那么可以选择蛋白质和钙含量相对较高的奶制品。
▼
从个人身体状况考虑
如果您的体重超重或肥胖,需要减肥,或者因为一些疾病原因需要限制膳食脂肪的摄入量,那您需要格外关注所要选择的牛奶的热量和脂肪含量。
如何定义超重及肥胖呢?非常简单,拿起计算器,现在就可以计算一下自己的BMI指数有没有超标,即:用自己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当BMI指数大于24~25时最好掂量掂量自己的减肥大计。


我们随便计算一下,作为例子供您参考:
如果全脂奶的脂肪含量是4.0g/100ml(每100毫升含4克脂肪),那么,一杯250ml的全脂奶大概就比脱脂奶多出10克脂肪甚至更多,如果连续喝一个月就意味着多摄入了300克脂肪,坚持一年就是:6.6斤脂肪!
我们再换算一下,1升花生油 ≈ 1.8斤,6.6斤脂肪 ≈ 3.67升花生油,大约是5升装的油桶的 3/4 桶左右那么多的量......

请原谅屋主手抖,画的不准,大家粗略参考一下吧。
瞧见没,如果您正在执行您的减肥大计,最起码在选择奶品时,要考虑一下是否有必要选购热量和脂肪含量都相对低一些的“低脂”奶类。
除此之外,我还要提醒下大家,如果同时具备这两条:
总体热量摄入大于热量消耗——“只吃不动”;
体重超重或肥胖,或者,接近超重或肥胖;
那么,额外吃吃喝喝到肚子里的蛋白质,是会转化成脂肪囤积在身体里的哦。
所以,如果具备上面两条:
- 千万不要认为多摄入蛋白质就不会长肉;
- 慎重选择“高蛋白”奶制品。
遂谦碎碎念:
不要看一个人怎么说,而是要看TA怎么做!
不要看一种产品声称什么,而是要看它本质是什么!
学会用客观冷静的科学思维模式看食品,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