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花溪区青岩镇山王庙村,风景如画,村民罗大地站在自家焕然一新的房屋门前,脸上洋溢着笑容,“多亏了村里的物管队,不然这房子哪能这么快建好!”
半个月前,在外经营餐馆的罗大地想修缮门头跟厢房,但由于生意太忙,无暇外出寻找施工队,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村里的物管队,没想到队员王昌成立马带着工具上了门。

王昌成在施工中
两人谈妥价格、确定思路后,王昌成凭借20多年建筑经验,不仅将门头修得结实美观,还把厢房整得平整光滑。“报价比外面低,活儿干得又快又好,真是帮了我大忙!”罗大地赞不绝口,
村民“下单”,物管接单。如今的山王庙村,“有事找物管”已成为村民的共识。作为城市小区的标配,“物管”如何在村庄运营得风生水起?
近年来,山王庙村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乡村旅游发展红火,吸引了大量游客。但随之而来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维护等问题也成了“老大难”。

村民罗大地在帮助施工
“以前村里有什么事,都得村‘两委’干部自己来干,现在人手少、事情多,根本忙不过来。”山王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家田介绍,“2023年初,经过反复调研讨论,村里提出成立农村物管队,这一想法得到了镇里和村民的大力支持。”
2023年4月,在青岩镇政府的指导下,山王庙村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起一支由乡贤寨老、建筑工匠、保洁员、老党员等组成的物管队,负责村里的卫生保洁、基础设施维护、公共绿化管理等服务工作。
为了让物管队真正发挥出作用,村里推举老支书王文敬担任队长,并制定服务清单,成立物业公司,明确物管队的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的内容和收费标准,探索出以公益性服务为主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物业进村新模式。

村民罗大地家的房屋
“换个灯泡、疏通水管这些小事,我们的队员都是随叫随到、免费服务;房屋修建这些‘大事’,我们就统一按照参照市场价格定价,规范透明。”王文敬告诉记者介绍。
物管队的成立,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更激活了乡村自治的内生动力。村民们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开始积极主动参与到村庄治理。“现在村里有什么事,大家都会主动找物管队解决,我们也跟城里人一样过上了‘大事小情’都有人管的生活。”王文敬笑着说。
随着乡村旅游持续发展,2024年,山王庙村累计游客数达到47万人,较2023年同比增长12.7%。物管队员们除了完成日常的服务工作,还承担起游客引导、游览介绍等工作,为乡村旅游贡献力量。

截至目前,山王庙村“农村物管”队共计已完成公共设施改造提升131处,开展上门服务217次,帮助村民解决问题336个,为村集体增收13万余元,村民、游客满意度达100%。
从传统村庄到现代化治理,山王庙村的“物管”新尝试,为当地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新路。“接下来我们要招纳更多的能人巧匠加入,充实队伍力量,并面向外村承接物业订单,让山王庙村物管队做大做强。”张家田信心满满地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迪
编辑 罗昌
二审 李中迪
三审 胡丽华